案例分析

【案例一】十几万全打水漂
—— 一个 TikTok 美国区卖家的血泪反思

“我不是没努力过,我只是选错了方向。”

2023 年初,义乌的阿诚,是冲刺进入 TikTok 美区电商的卖家之一。他不懂编程,也不是那种会搞直播的达人,但他相信趋势,也敢于下注。他的启动方式,是当时圈子里最火的“资料店”。

开局:200 元一店,越多越好?

他听说“资料店”成本低、上手快、起量快,一口气扫了 50 个,一共花了 1 万出头。

商家群里有人说,“一百个店总能出爆款吧?”

可现实是:这些资料店根本没有本地基础,IP 是跳的、电脑是翻的、信息是假的,每一个店都像是在悬崖边缘试探。TikTok 美区开始风控后,他每天都要睁着眼睛看今天死了几个号。

封号像下雨,连招呼都不打。
50 个店,撑过 3 个月的只剩下 2 个。

转型:租本地店,月租 300 美金,还是照封不误

不甘心的阿诚决定换思路,找了代租的“美国本土店”,每月租金 300 多美元。听起来是正规 LLC + 美国地址 + EIN + 远程电脑,但他其实从没见过那个所谓的“合伙人”。

TikTok 一更新 BIO 政策,就封了十几家。
他这才明白:不是写上 LLC 名字就是真本土,平台比你还懂“真假结构”。

崩盘:货发到仓库了,账号没了

他最痛的一次,是一个视频带来 3000 多单,货都发到仓库准备发货了,账号忽然被风控冻结,平台找不到认账主体。租的公司、账号、合伙人都在代租人名下,他连申诉权都没有。

那一批货最后自己掏运费退了回来,光运费就亏了 2 万多。

反思:没有结构,一切努力白搭

阿诚后来总结说:“不是 TikTok 不行,是我一开始根本没把事情做对。”

他开始了解 LLC 的真实结构、找真正能见面沟通的美国自然人合伙人,注册属于自己的公司、商标、电脑和账号,彻底转型成合规结构起步。

他说:“资料店是幻想,本土店是入口,但只有结构对了,这条路才是你的。”

飞利伟点评:

这个案例不是个例,而是很多中国卖家在 TikTok 美区电商早期踩过的集体坑。

  •  本土身份 ≠ 本土合规
  •  账号稳不稳,看的是结构不是运气
  •  合伙人、公司、电脑、EIN、商标,一个都不能省略或租用代替

飞利伟就是帮你在一开始就把这套结构搭牢,免得你走太多弯路,用血和钱去换一个“早知道”。

【案例二】从“零身份”到“美金到账
—— 一个中国新卖家如何三个月内稳定运营美区本土店

我叫 L,深圳人,之前做的是拼多多无货源,去年转战 TikTok 美区,纯小白,没有美国合伙人、没有注册公司、连英文都磕磕巴巴。

当时最怕的就是两件事:

  • 找不到“靠谱”的美国自然人合伙人
  • 好不容易搞定合伙人,却因为法律结构不清晰被割韭菜

当时确实也遇到过“报价 888 美金一份 LLC 公司”的中介,但说不清楚 LLC 是谁的名下,EIN 怎么申请,BIO 备案要不要做,全靠忽悠。朋友被坑过,我怕了。

后来经人介绍找到了飞利伟,一开始我还在观望。结果第一通视频通话就让我吃了定心丸:

  • 美国自然人合伙人提前视频见面,直接能聊(而且说话诚恳,完全不像“人头中介”)
  • 飞利伟团队一步步解释LLC 是谁的、谁控股、EIN 是谁申请、商标是谁注册
  • 全流程都有合同保障,包括银行账户控制权、分红机制、退出机制都写得清清楚楚
  • 我自己出电商力,飞利伟负责搭建“结构”,感觉我不是在交钱买服务,而是搭上了一艘靠谱的船

两个星期内:

  • LLC 成立 ✅
  • EIN 拿到 ✅
  • BIO 完成 ✅
  • 合伙协议签好 ✅
  • 飞利伟还帮我代购了一台远程操控电脑(用来规避 IP 风控)

我用了自己的主打类目——创意家居用品,拍了十几个 TikTok 视频之后,第五个视频爆了,直接引流到我的 Shopify 独立站上。

第一次收到美国客户下单的那一刻,我真的在凌晨两点在床上蹦了起来。那不是 29.9 美金,那是我创业信心的爆点。

总结:TikTok 美区不是“风口”,是“结构口”

你大概率不会是输在不会拍视频,不会是输在产品没爆点,但是你却可能输在:

  • 找错了人
  • 搭错了结构
  • 根本不懂平台的合规逻辑

飞利伟不是帮我做电商,他们帮我建立了一套 能合法、能稳、能拆分、能分润、能退场 的结构。

这套结构,让我敢投钱、敢做长期规划,敢想着养品牌。

飞利伟点评:

飞利伟帮你找合伙人组成公司搭建本土店,但是不参与你的电商运营。

飞利伟给你一个坚固的撬动美国市场的电商支点。(阿基米德说:给我一个支点,我可以撬动地球。)